Search

【1124兩週年小小感想】

過了午夜後,今天是2018年11月24日兩週年。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1124兩週年小小感想】

過了午夜後,今天是2018年11月24日兩週年。


對高雄人來說,不論懷抱著怎樣的心情,這確實都是一個影響我們深遠的日子。


這兩年來,發生了好多事,歷經了三次選舉,有兩任市長、中間還有三個月的代行市長、兩個月的代理市長輪流執政。


最近,你或許會發現,輕軌蓋好的地方就開始試車了,停擺的地方開始蓋了;什麼橋頭、仁武園區開始建了、某某半導體廠突然來投資了;長照大樓、總圖二期大樓、流行音樂中心一些有的沒的建設要開幕了;社會住宅開始大量規劃了,然後一堆人又在秒殺大港開唱的票。


沒錯,這很多是2018.11.24那天以前就決定的事,但中間一年半,卻好像「有很多東西停擺了」,明明能收割的一堆都沒割到,到今年底突然都要趕進度,這大概不是偶然。


就在1124之前,昨天剛好有一則新聞,某些人口中所謂「還沒通車買輕軌車廂」的弊案,被地檢署「簽結」。簽結意思就是終止調查結案,更白話一點就是「浪費檢察官的時間查不到什麼毛,這件事到此為止的意思」。


這兩年,我們用好多的心力,在反駁這些莫須有的假新聞,在打擊紅媒打著言論自由生產的假消息,在一一辯駁從迪士尼到F1到摩天輪到蘭姆酒種種天方夜譚不思議。


過了兩年,這座城市終於又回到起始點。


回到那年1124日晚上,我們的遺憾是,在市民的心目中,空泛的口號勝過實際的內容,從看穿到矯正這個錯誤,高雄市民花了兩年。


確實,你可能暫時騙得到多數市民,可能現在還是騙得了少數一群人,但不可能永遠騙得過所有人。


如今,離目標或許近了一點,但我們還是知道,還離理想的好過日很遠。還離人本交通、離產業轉型、離文化復興、離環境改善、離宜居城市的目標很遠。這些理想沒有達成,甚至沒有形成共識,也是2018年11月24日結果的前因。


也就是這樣,我們會繼續要求,交通重大建設的轉乘配套、站點發展與行人友善環境;繼續要求文化場館的營運配套與城市整體行銷;吸引產業人才所需的連結高教資源、青年友善措施;極端氣候下的城市因應方式,高齡友善的城市設計......


消失的兩年,我們要追回來。不要把這當作某一個人的責任,而是我們要一起努力的目標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高雄好過日》協會,為 2016 年 3 月在高雄發起的青年組織,並於 2017 年 6 月 18 日正式登記成為協會。好過日成員們來自高雄各個地區、有著不同的職業及成長背景。   《高雄好過日》希望高雄「過好日」之前,必須先要「好過日」。協會以「城市想像」與「在地實踐」為兩大主軸,融入「公眾參與」、「永續發展」、「社會自由」等核心概念,用在地視角談高雄議題,從外國工業城市轉型尋找高雄可行的出路,並致力成為民間與政府的對話平台。​
《高雄好過日》協會,2016 年在高雄發起的青年組織, 2017 年 6 月 18 日正式登記為協會。 定期定額捐款:https://pse.is/EMGGJ
View all posts